2012-09-06 09:53:1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防腐满意度不能只看数字
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崔海容11日在香港廉政公署第五届国际会议上的发言中称,据民意调查,民众对防治腐败成效满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到2011年的72.7%,对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认同由2003年的68.1%上升到2010年的83.8%。据说,此成绩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但却触怒了广大网民。(5月15日《京华时报》)
一般民众对于腐败情况的感知,也只是来自大众媒体的日常报道,以及身边亲友的社会观感。这些恰恰是极为主观模糊的一个感受。而相比专业防腐机构的专业调研统计数据,孰真孰伪,哪个更可信。其实不难判断。
防腐高满意度仍需冷静看待
然而,即使是72.7%的满意度,我们仍需冷静看待。这个数字再高,依然只是对部分群体的调查,并不代表百分之百,在被调查人群之外的“满意度”高低仍不能确定;即使是被调查人群里面,也会存有不满意的公众和不满意或极不满意的因素。
任何一项调查,囿于受众群体所限,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也会因为调查群体的感知度、社会环境、社会圈子等产生不同的答案。犹如一个物价指数,在高物价面前多数人有不可承受之惑,但确实又会存在高收入群体对物价波动不敏感的因素。
那么,我们就应准确定位一个72.7%的满意度指标。首先,它只是一个中间“参照”,不是一个“船到码头车到站”的“终点”。相比于前几年,进步是客观的,数字是显而易见的,但只要“向前看”仍然能看到不足以及公众对反腐败预防工作和遏止腐败不满意的地方。成绩永远是昨天的,公众更希望看到下一步的新成绩。
其次,腐败预防工作仅是反腐败工作的组成部分。预防性工作固然关键,惩处工作同样不容低估。与腐败工作相关的制度性完善、党员干部德行操守教育、社会不良土壤的改良、政务工作的透明公开,都与反腐败工作密不可分。一个前端环节的“进步”,也只是一个“开始”,未来如何未有穷期,对于反腐败工作应永不言好、没有百分之百。
最后,在腐败预防工作上应更多些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再高的公众满意度依然是个“软指标”,也是一个“易碎品”,上去不容易、掉下来却容易。一个细节的疏忽、一个环节的纰漏,都可能直接影响全局,影响公众整体满意度评价。这就需要反腐败工作人员始终兢兢业业、始终保有一份成绩面前的平常心。(法制日报/毕晓哲)
让人有无穷阐释欲的“防腐满意度”
预防腐败局给出的数据是,民众对防腐成效满意度由2003年的51.9%上升到2011年的72.7%。对遏制消极腐败的认同由2003年的68.1%上升到2010年的83.8%。这些数据,应该是可信的。毕竟,从统计学角度讲,任何调查统计,都不能问遍全中国十几亿人,都是抽样数据。
还有一个变量也要考量,即每个人对腐败的定义和容忍度,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导致统计数据和公众感观的差异。也导致了这个“防腐满意度”,能产生无穷的阐释性,不同的人对其都有不同的阐释欲。
虽然说,对任何形式的腐败,我们都应“零容忍”。但是揆诸现实,你也不得不承认,这只是一种理想境况。实际上,随着社会发展,如今的腐败形式越来越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短期内,完全禁绝,几乎是奢望。而且,由于反腐的复杂性,民众对贪腐的容忍程度,可能无意中也在渐渐提升,甚至自己可能都没察觉。
有个一再被援引的例证就是,两个贪官相比,一个贪得无厌,只知变着法地搜刮民脂民膏,横征暴敛无度;而另一个,可能在贪腐的同时,还讲究一些手段技巧,知道一些分寸拿捏,哪怕两人贪腐金额不相上下,如果后一位还知道“拔一毛而利天下”,修路铺桥兴学布施,借花献佛,做点顺水人情。民众对两人的感观就判若天壤,认为后者“侠贪”。
你说是民众不懂法,不知任何贪污都是非法的吗?非也。这是一种无奈的市井的“民间智慧”,这种矮化了的正义,让人心酸。而这也正从一个侧面证明,一些民众对贪腐容忍度的隐性提升,也是“防腐满意度”的一个另类注释。而这不是说明反腐工作真的万事大吉了,民众都拍手称快了,而正说明反腐任重道远,迫在眉睫吧。(红网/李晓亮)
以上就是【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防腐满意度不能只看数字】的相关介绍,如果要了解更多热门资讯,欢迎关注吉林华图教育。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