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2 11:22:43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jl.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关注【吉林华图】公众号获取更多考试资讯
点击关注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死都不下基层”反映出什么心态?
“死都不下基层”悲哀了谁?
政和县安排调研师生吃住在接待条件最好的县宾馆,基层干部特地抽空从受台风灾害的乡镇赶回县城,设宴款待调研团,可谓拿出了最大的诚意。而这位女博士却在调研时通过微博“吐槽”,并得出“死都不下基层”的结论,避免了就业时“误入歧途”,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次调研也可谓“收获”颇丰。
令人忧心的是,从现实来看,坚决不下基层的,奔着体面光鲜、物质充裕的目标而去的,显然不只是女博士,这是大部分象牙塔走出来的学子,尤其是所谓精英的选择。这与高校过分追求工具理性,却忽视了培厚人性息息相关,可以说功利思想已经深入某些人的骨髓,人文理想的缺失俨然成为教育的通病。
女博士厌弃下基层是个例,却发人深省。正如共青团南平市委在官方微博中指出,“一个博士生在调研中,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民生的关注,只是一味抱怨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这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高校是否只是一句空话?”大学教育营养不良,即使能培养出一流的专业人才,却没有成功涵养出公共发展意识、社会忧患意识、民瘼国是情怀。
著名学者钱理群在反思当下教育时,言辞犀利地指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面对现实,理想暗淡无光,利己主义的动力成为了如今社会潜意识认同的迷信。从人性的角度讲,人的利己意愿和行为无可厚非,然而,培育思考之地的大学在弥漫着功利思想的环境中随波逐流,失去了大学原有的品质,成为了培养精致利己者的摇篮,十足悲哀。
当高校被过度行政化裹挟,学术官僚为了个人私利,为了政绩,不惜造假,不惜媚权,一些教授异化为经济机器,甚至堕落为帮闲,学术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时,学生变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顺理成章。
弗莱克斯纳在《现代大学论》中指出:“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大学应该既要立足于现实,回应时代的要求;大学又要审视现实,超乎于时代之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应该成为知性的巨人和德性的侏儒。可惜的是,如今对理想的坚守与道德的自持已成为稀缺品质。
尽管女博士吁求“请大家给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但是笔者相信,这只是舆论压力下做出的一个姿态,其人生观、价值观并不会因此改变几分。因为弥漫着功利色彩,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土壤足够肥沃,早已把许多学子的世俗思想培养得根壮叶肥。(工人日报)
“死都不下基层”的女博士最该告别什么
据说,这位女博士得出如此结论的原因,是下基层调研时当地政府忙于抗台风,忽视怠慢了她们。而当地又是贫困县,“吃的不好”、“过得憋屈”。看起来,这位女博士还没搞明白自己下基层调研的目的。
下基层调研就是到一线了解民生民情,收集最原始、最真实的数据,是为了让久居象牙塔的学生接触社会,并不是去物质享受。不趁着调研期间关注当地民生,却一味抱怨环境不好、招待不周,急于“告别这里”,这样的调研能调研出什么?这是下基层该有的心态吗?恐怕,这位女博士最需要告别的不是贫困县这个“破地方”,恰恰是不解民生、不恤民情的高高在上的姿态,还有下基层只知享受不愿吃苦的错误观念。
现实社会中,不仅仅是这位女博士,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下基层认识不清。要么认为基层工作简单枯燥,又苦又累没前途,下基层就是自我贬值和屈才,而不愿意去。要么认为去基层就是游山玩水,好吃好喝,即使到基层也始终沉不下去。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做事拈轻怕重、眼高手低,无法与群众打成一片,这样怎么能了解基层的真实情况?
对下基层认识如此偏颇,是因为与基层生活隔阂太久。很多人成长环境较为舒适,从小学到大学,圈在校园里,要么不知柴米油盐不知民生疾苦,对基层生活的理解停留在影视作品和旅游宣传。要么理解刻板化,拘于书本和教条,尽管对基层生活有所了解,但并没有直观感受,真正下到基层,面对实际情况还是不适应。
其实,基层涵盖面非常广,既不全是这位女博士说得那么“恐怖”,也不都如旅游宣传得那么“田园牧歌”。它是了解国情、了解社会的最好窗口。下基层能够大大拓展视野、积累阅历。不管以后从事什么职业,掌握第一手的基层数据,有过基层生活的体验,都将获益匪浅。这些年,不少优秀的年轻人也在基层工作中崭露了头角,极大地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得到了社会认可。
没有对基层的了解,我们就无法了解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告别高高在上的姿态,真正沉到基层去学习去磨砺,值得当代中国青年正视。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