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资料-铁路改革循序渐进(2)
2012-06-20 10:19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http://jls.huatu.com/ 作者:gcj 来源:华图网站运营中心铁路改革难以一蹴而就 需要稳中求进
无论是投融资的改革还是运价的改革,都未触及铁路改革的核心: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有鉴于此,不少人对于铁路改革的进度颇为心急。
铁路改革的方向是政企分开,这点已基本形成共识。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红昌认为,可参照德国模式成立铁路总公司,逐渐分离出客运、货运等不同板块,实现管理清晰化。长期以来,铁道部是建设、运行和管理一肩挑,以后应重在监管以及行业规范、标准的制定。
但铁路改革绝不仅仅是政企分开这么简单。欧美日启动铁路改革时,其铁路网建设基本完成,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铁路运营效率。与之相比,当前我国铁路仍面临巨大的建设任务:规划好的“四横四纵”快速铁路网,目前全线通车的仅京沪高铁一条。可以说,我国铁路的主要矛盾是建设和供给不足,这点甚至比提高运营效率更为迫切。
此外,铁路的巨额债务如何处理,也是一个挑战。铁路之所以背负2.4万亿债务,既有自身运营效率不高的原因,也有承担大量公益性运输任务的原因。这涉及国家财政、铁路系统和商业银行三方面的关系,需要一个统筹安排方案。(《半月谈》2012年第11期 记者何欣荣 贾远琨)
1986年“大包干”方针
1986年,时任铁道部部长的丁关根提出铁路系统内部“大包干”的方针,将原本收归于铁道部的财务、劳资、人事等权力直接下放到各地路局,试行铁路行业的经济责任“大包干。”根据“大包干”方案,铁路不再将全部运营收入上缴中央,而是以承包责任制的方式每年上缴5%的营业收入,其余全部收入归铁路系统。遗憾的是,1988年1月24日,由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列车,运行至贵昆线区间时发生颠覆,88人死亡、202人受伤。由于之前铁路已经发生多起事件,丁关根在这次事故后引咎辞职,“大包干”一事也再无人提及。
2000年“网运分离”
2000年,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傅志寰提出了“网运分离”的铁路改革思路。“网运分离”是指成立国家铁路路网公司和数家客运、货运经营公司,将国家铁路路网基础设施与铁路客货运输运营分离开来,以市场化手段打破铁道部“政企不分”的格局。
2005年“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管理体制
2005年3月,中国铁路最大的一次内部改革启动,全国41个铁路分局全部被撤销,铁路从“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站段”的管理体制,直接进入“铁道部-铁路局-站段”的三级管理体制。
然而这次改革,属于内部改革,还缺乏管理体制方面的根本性改革,远没有触及铁路改革的实质――打破政企合一和部门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