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资料-倾斜的课堂(2)
2012-06-20 16:51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http://jls.huatu.com/ 作者:gcj 来源:华图网站运营中心补习班到底有多疯狂?如今各大城市随处可见各种课外辅导班的招生信息,中小学校门口更是泛滥。在百度网站上输入“课外辅导班”,跳出的网络信息多达347万余条,其中不乏“迅速提分”“名师一对一”“秘籍”“宝典”等字样。
在北京,下午四五点钟,正是小学放学的时间。对于不少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另一个课堂又要开始了。
3月21日,记者来到北京的长银大厦。从下午4点开始,不断有学生涌入这里。记者跟着学生们来到了8层,这里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很多。有些补习班还没到上课时间,孩子们在楼道里追跑打闹着。有的教室则关着门、里面书声琅琅。
张鹏(化名)也是来参加补习的。从一年级开始,他就被妈妈带着奔波于各个补习班之间。校内校外繁重的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张鹏的健康成长,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会玩了”。记者和张鹏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原来喜欢打球,可是找不到玩伴。”
“为什么没人打?”
“同学们都在上课,我没事的时候他们在上课,他们没事的时候我在上课。”
“你们不一起上课吗?”
“我们每个人报的补习班都不一样。”
“补习班是学校的课吗?”
“不是,是课外班。”
“大家都在报吗?”
“对。”
为了能上一个好中学,张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往返于音乐班、奥数班和英语班之间。
亲历者说: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奥数和英语成了课外辅导的重点,超前学、往难学、反复学的现象在这两个科目上体现得最为严重。
南京一位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吴先生说,奥数学习的方程、行程问题等内容都是现在初中或高中才学的内容,孩子学得太超前,就会很吃力。刁钻古怪的奥数题不仅让孩子苦恼,甚至能让大人想破脑袋。
吴先生告诉记者,儿子上一年级时,培训班的老师布置了这样一道题:10瓶啤酒,每3个空啤酒瓶能从店家换一瓶啤酒,问一共可以喝多少瓶啤酒?答案是15瓶,可孩子算来算去是14瓶。吴先生说:“我自己一算,拿9个空瓶可以换3瓶啤酒,喝完后的3个空瓶又可以换一瓶啤酒,一共喝了14瓶啤酒,还剩下两个空瓶,怎么能喝到15瓶呢?”
满是困惑的胡先生打电话问老师,得到的答案是:“你向店家借个空瓶,这样就有3个空瓶换一瓶啤酒,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店家。”
第二天,吴先生把这道题出给同事,结果10几个人谁都没做出来。吴先生说:“我的同事中既有南京大学毕业的,也有北京大学毕业的。”
“这种脑筋急转弯式的奥数题,把孩子的思维都搞乱了,能开发孩子什么智力!”吴先生激动地说。
数字的背后:
课外辅导班大都价格不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所2011年2月在北京、广州、南京等8个城市对近5000名中小学生家长展开的调查显示,子女教育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30%,课外补习、课外读物等扩展性支出构成了家庭子女教育支出的主要内容。有76%的家庭为子女支付课外补习或辅导的费用,平均支出为一年3820.2元,最大金额达80001元。近期,更有媒体曝出有学生一学期补课费超过10万元,还有一个班一学年单科补课费多达67万元的“天价补课班”。
尽管花费巨大,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知名的课外辅导班每到报名时仍旧火爆异常。“每到报名的时候,必须要找好几个人一起在网上等,名额开放不到10分钟就会被抢光,慢了根本选不上好老师。” 一位北京的学生家长说。
记者采访发现,很多奥数补习班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每到周末,家长送孩子上大大小小的奥数补习班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南京,一些有品牌、规模大的奥数培训机构的招生达到数千人。福州一家少儿英语培训机构,同期在校学生也有18000人之多。
面对课外补习大潮,家长很多时候表现出的是一种无奈:“别人都在补,你不补你就落后,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压力是有传导作用的,看不见、摸不着,但真真切切地存在着。
“我想让儿子快乐成长,一直顶住压力没让他学奥数,最后还是没顶住。”南京市一所实验小学的郭校长告诉记者,她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0多年了,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很喜欢文学和历史,特别爱看书,但对奥数一直有抵触情绪。今年,儿子上五年级,马上就面临择校,由于没有一张过硬的奥数成绩单,很可能上不了一所好初中。“现在,同事、家人、朋友都怪我,说我耽误了孩子。”郭校长说,在重重压力下,她今年终于给孩子报了一个奥数班,儿子很懂事,说会认真学。但她看到儿子每晚做奥数题都要到10点多钟,很是心疼。
专家声音:
在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稀缺的条件下,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四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在这张网下,学校为截留优质生源,不断增加考试难度;老师迫于考核压力,不断增加课堂难度;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选择课外辅导班,无形中给课外班的生存提供了土壤。课外班的泛滥,学生学业水平的参差不齐,最终又作用于课堂,让正常的课堂教学逐渐发生偏离。
课堂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如何让教育的重心回归课堂?在采访中,一些专家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认为,教育部曾明确要求严格禁止任课教师以任何形式进行收费性补课,对中小学违规办补习班等问题,实行监测点动态管理。然而,在主管部门的禁令下,各种形式的课外补习班依旧红火热闹,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背后的利益链条在驱动。
此外,杨东平还表示,家长要改变教育观念。事实是,很多儿童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累坏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客观上正在以爱孩子的名义损害子女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不能被应试教育绑架,家长更不应成为应试教育的推手。
全国初中学校课程改革联盟秘书长石绪军指出,“倾斜的课堂”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当前社会用人存在“看名牌校”和“唯学历论”的误区,很多单位设定的门槛较高,用人要求名牌大学和高学历。社会压力的层层传导,导致学业竞争变形,且向低龄化蔓延。要想改变上述现状,学校、家长、社会均责无旁贷。(《半月谈》2012年第10期/凌军辉 王莹 马扬 沈如发 俞菀 董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