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432-63106111 吉林市分校
【导读】为什么我的回答总是显得很生硬?即便掌握了些所谓的模板或套路,为什么回答出来还是有点学生气?为什么有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却饱受批评或引人发笑?本文给出了解决方法

  为什么我的回答总是显得很生硬?即便掌握了些所谓的模板或套路,为什么回答出来还是有点学生气?为什么有时自我感觉良好的回答却饱受批评或引人发笑?这是公务员面试中考生碰到的普遍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实现个人的身份转换,具体表现为语言转换的不成功。

  一直强调面试考生无论答题的语言语气还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都应与准公务员的身份相适应。对于后者,考生通过复习能够很快完成,但对于前者,由于二十多年甚至更长时间养成的说话习惯,即便努力转变,仍然会显得不那么自然,从而让考官听起来不舒服而影响整体印象。针对这一问题,借鉴了外语学习中的常用的“五步法,并根据公务员考试面试特点进行了改良”。

  所谓“五步法”就是“听、说、读、写、译”的顺序转变为“译、听、读、写、说”,具体见下文。

  第一步:译

  有关沟通协调类面试题的,其广为流传的套路“冷静+反思+沟通+扬弃”,于是面试考生在答题时反复出现“沟通”一词。如:一学员在回答含有领导、同事、老同志三类人面试题中出现了8次“沟通”。

  其实,汉语是如此的博大精深,我们完全可以少用“沟通”这个词,比如“交流意见”、“交换看法”、“请求指教”、“寻求帮助”、“切磋”等等词汇都可以用在不同场合表达跟不同人物的沟通过程。这样,既不显得重复和生硬,也更符合口语、更像在解决问题。因此,这里的“译”就是希望大家能把学习的所谓套路或模板变成自己的话理解并掌握,同时,在实际答题的过程中,要能够灵活运用。也就是说,要把面试答题要求的说话方式先“翻译”成自己能够理解和掌握的,再“译”成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第二步:听

  声音对人大脑的刺激要比白纸黑字的所谓“答案”强得多,所以希望大家从看完这篇文字起就养成听新闻的习惯。《新闻联播》、《朝闻天下》等央视新闻频道的新闻,吃饭、洗衣服或者做杂事时都可以听一听,既不影响你的正常事务,也了解了时事,还可以培养语言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就能在语言方面有所提高。

  第三步:读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因此很多时候忽略了汉语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到了大学以后,由于专业要求的不同,大多数专业没有了所谓的“语文课”,于是“读书”变成了“看书”甚至是“不看书”。我还记得我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她每天不给我们布置什么作业,唯一的作业就是“读课文五遍”。但现在看来,我的语言能力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她教授我语文的这段时间的培养。“读”比“看”的优势在于它是有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的刺激,这种更强烈的刺激有助于培养“公务员”说话的语感。因此,顾老师建议大家把报纸、网站等主流媒体上的新闻拿来读一读,把复习资料中的参考答案读一读,这种“读”要求是大声朗读,自己能够听得见,这样比“看”能获得更快地提升。

  第四步:写

  在完成了前三步以后,答题时基本上能符合公务员考试面试要求的语言语态了,但为什么答题不顺畅或者有些词语用得特别刺耳?这就要求我们实行第四步——写,把自己对问题的回答写出来,然后读一读,改一改,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用词不当和不通顺的情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等等,都在说明“写”的重要性。虽然这种方法有些费时间,但如果大家写过一些题,并自我反复修改或请人帮忙挑错,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语言的顺畅度将得到很大提高,出现刺耳词汇的频率也将大大降低。

  第五步:说

  如果大家能够严格按照前四步的方法去做的话,“说”这一步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进考场后,要以“说”的方式完成对题目的回答,说得越顺畅、越自然,越像和考官在交流,分数自然会不错。因此,平时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说”,自己对着镜子或者家人朋友把题“说”出来,养成习惯以后,我们才能在考场上应对自如。

  以上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在自己平时的复习中经常运用。一时看不到成效,不要急躁,要坚信“天道酬勤”,语言形成习惯后才能很顺畅自如地说出来。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吉林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 申论
    • 行测
    • 面试
    • 历年真题
    • 模拟试题
    • 时事热点

    申论批改

    归纳概括题——网上泄密
    2010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真题,聚焦网络以及信息安全问题
    我要参与已有1456人参与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