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中国法学部(2)
2013-03-13 18:55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http://jls.huatu.com/ 作者:xxl 来源:华图教育我已经负责组织了几次支教活动,有一定的经验和总结,现在另外一个学校的老师也想组织一次支教活动,来找我求经验。我会热情的接待他,想想当初自己也是从一个没有经验的人走过来的,中间走过不少弯路,开始时考虑问题不是很周全,也有留下的遗憾。为了不让他重蹈覆辙,我绝对倾囊相授。间接了推广我们的支教活动。
我会把我总结的几次组织支教活动的经验总结报告给他,让他回去细细的看。然后找一个比较安静的房间,向他仔细的说明支教活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1.如何与支教地区的老师取得联系,沟通,了解他们的环境,学生的总体情况,老师的需求及可以为支教老师提供的物品,时间安排。2.如何让广大学生参与到支教队伍中并能够服从组织安排,准备何重物品,及会遇到哪些突发事件。3.在教师支教的过程中,了解教师反应的一切问题并帮助他们及时解决。4.支教完成后的一切后续处理事件,例如做好与当地老师的交接工作。
经过这次谈话后,我会主动和他交换联系方式,定期询问进展情况,并在困难之时及时提供帮助。
通过此次的事件,让我认识到组织支教活动的经验的重要性,我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总结报告发在网络上,或建立专门的论坛,让更多想组织支教活动的朋友得到帮助,也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支教活动,并且积极的参与到支教活动中。
【高分点睛】
说明支教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接待过程中注意态度,重要的是说明传授的具体经验。在答题的过程中,语言的流畅度,感情的真切性是亮点。
3.假如你是张明,支教需要向校长反映情况,如何去和校长说?(作为支教队伍一员的王雷,在开教研会的时候虽说是博士生,但说话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对,引起学校一些老师的一些意见)(北京分校-徐文婷)
【试题类别】人际沟通题
【考查要素】沟通和协调的能力
【思路点拨】在和校长反应情况的时候要求我们对实际情况有很好的了解,要针对各种情况有不同的沟通方法。所以答题的时候要假设各种情境,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
【参考解析】
支教老师到达支教地点,面对和自己以往生活氛围完全不同的新环境,存在相应的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也应该及时和领导汇报相应的情况和工作进度等问题。和当地老师在沟通中发生不愉快,不仅会影响老师的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老师的积极性,我一定要认真的对待,并妥善的解决。
首先,我要和对方的学校及王雷本人核实情况,如果是王雷的工作态度有问题,因为自己的博士生就对于本地的教育现状或是老师的水平出言不逊,伤害到当地的老师的自尊心,那么我会委婉的和校长说明情况看能不能让校长和王雷老师进行沟通,来从思想上改变他的想法,尊重当地的老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自己相应的贡献,而不是用这种方式来激化矛盾,影响工作。
其次,是不是王雷老师有着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当地老师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了冲突,导致当地老师不愿意改变自己接受这种更好的方法,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会让校长对王老师在沟通方法上进行教导。可以自己先试行,其他老师看到成效之后自然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相信任何一个老师都是希望自己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更好的发展,当其他老师意识上有改变的时候王雷老师再帮助其他老师。就能解决相应的问题。
再次,我会考虑是不是支教老师因为对当地有什么不满,或是不想留在当地,才产生的消极应对或是家里有什么困难才这样的情况出现。那么在和校长说明情况时我也要反省自身,是不是因为在老师去到当地之后,我们没有和老师积极的沟通,关注老师的心理变化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如果是这样我要简单的调研,常和这些老师联系,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来防止这种情况恶性的发展。如果是老师家里有困难那么我会和校长申请我们利用假期的时间对这些支教老师家庭进行慰问,帮助老师解决家庭困难,来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我相信只有我们共同努力老师才能更好的工作,为当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分点睛】
答题的时候要有阳光心态,尽量根据实际设想相应的情况,并提出应对的策略。答题的时候要有逻辑性。避免模式化要减少总结内容。
4.有人说支教不能取得实质性效果,你怎么看?(北京分校-赵思源)
【试题类别】综合分析题
【考查要素】综合分析能力
【思路点拨】综合分析题要求考生要对题目中所给出的说法背后的社会现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够进行深入的分析。要对支教的效果问题进行分析,同时要体现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点应当包含如何真正让支教取得实质性效果的应对策略。
【参考解析】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推进教育公平是我们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而支教正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有人说支教不能取得实质效果,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但同时也暴露了支教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支教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举措:它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拉动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有利于向偏远地区提供优秀的师资、提高当地教育水平;有利于当地学生开阔视野,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学到更多东西;有利于锻炼、陶冶、成就一批支教者;有利于营造帮弱救困、重视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此外,业已有一大批支教者在这一战线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成绩,涌现出了如徐本禹、孙影等优秀人物。所以,评价“支教不能取得实质效果”是值得商榷的。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说法也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它警示我们在支教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问题:某些支教者对情况认识不足,凭着一时冲动做出决定,当热情退去后无法坚持,很快离开;某些支教者由于能力、方法、沟通问题或者对当地具体情况照顾不够,未能很好的被学生和家长所接受,没有真正发挥作用;某些支教者动机不纯,将支教作为镀金的一种手段,不够踏实认真;政府提供的制度、物资等保障不够到位。
面对这种这种状况,要让支教取得实质性效果,我们还应当做到:
第一,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和学校和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对支教活动宣传介绍:一方面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动员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能够参与到支教当中去;另一方面要详细介绍支教地区的具体生活工作细节,使参与者对情况有清醒认识,经过深思熟虑做出决定,而不是仅凭一时冲动;此外,对当地群众也要加强宣传,使他们从思想上了解支教,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