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资料-节能降耗,亟待中程发力(5)
2012-06-20 14:46 吉林公务员考试网 http://jls.huatu.com/ 作者:gcj 来源:华图网站运营中心“失信是这个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长沙金百大能效管理科技公司负责人姚富忠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国家和地方对节能服务项目进行财政补贴,这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都想分一块,由此产生了很多乱象。
“现在国家禁止用户参与补贴分成,可有些客户就想分这个钱,于是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合伙造假,虚报材料,套取国家补贴瓜分。湖南去年查处了4家节能服务公司,他们什么事都没做,完全是凭空造假说节了多少吨标煤,就向国家上报申领了补贴资金。”姚富忠气愤地说。
中国节能协会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高级顾问王树茂告诉记者,由于缺乏权威的节能核查、监督机构,一些地区节能量检测比较混乱,节能服务公司给用能单位回扣多,企业就把节能量说高一些。
“另一个是节能服务公司与客户之间的诚信问题。合同能源管理一般是3~5年的合同,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客户企业技改、经营状况下滑、市场波动等变化,这时双方之间很容易产生分歧,如果没有诚信约束可能就要打官司。”姚富忠说。
据许多节能服务公司负责人反映,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怪现象:一些规范、诚信的企业经常“碰壁”,遭到用能单位的刁难,甚至要通过仲裁、诉讼等手段解决问题,而一些靠作假骗财政补贴的公司却生意兴隆。长此以往,必将导致行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境地。
“我们最期盼政府把游戏规则定好”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亟须破解发展困局,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不少地方对节能服务产业的监管基本处于缺位状态。王树茂建议,政府可委托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出具节能项目的执行报告和评估报告,据此判断节能成效,发放财政补贴,让节能奖励政策变得可核查、可追溯。
姚富忠说,这一行业也应该设置准入门槛,建立评级机制,节能服务公司可像建筑公司那样进行评级。“总之,我们最期盼政府把游戏规则定好,一旦违背了规则,就进行严厉的处罚,尤其对弄虚作假的企业,一旦发现还应追究刑事责任,这样才能促使企业诚信经营。”
对于节能服务产业未来如何做大做强,江苏恒丰劲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连墀认为,单一企业在节能服务领域难以掌握众多技术,因此相关企业宜采取联盟策略,开展合作,以迅速获得先进技术,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经营风险,增强自身实力。
康艳兵则认为应该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发展。可将国家补贴资金的一部分用于节能项目融资补贴,撬动金融杠杆。还可以创新商业模式,同第三方商业资本开展节能合作融资,改变以往节能服务公司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推动节能服务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节能监察存在执法“短腿”
记者近日在内蒙古、甘肃、湖南、江苏、福建、云南等地调研时了解到,节能监察工作在完成“十一五”节能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受法律法规不完善、机构不健全等影响,我国节能监察尚存在执法“短腿”,力度有待增强。加强和完善节能监察工作成为完成“十二五”节能任务的关键之一。
节能监察法律不完善
随着我国对节能降耗工作的日益重视,国家和地方出台了相关法规和规章,但目前仍存在立法不完善的问题,直接影响节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2008年,我国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开始实施,尽管其中明确了管理节能工作部门的职责及对违反有关节能规定的处罚措施,但“设立节能监察机构”没有写进法律条文。此外,国家《节能监察办法》也没有制定实施。
节能监察上位法的缺失,直接导致基层执法依据不足,有时陷入尴尬境地。福建省晋江市经贸局副局长、节能监察中心主任林永红告诉记者,去年他们搞能耗审计,一家企业通知了5次,仍不配合,后来只能用差别电价来吓唬。“说实在的,我们这样做时心里很没底。如果人家说你去执行吧,反而会将我们一军。”
湖南省节能监察中心主任刘永忠介绍,湖南省至今尚未出台《节能法实施条例》和《节能监察办法》,湖南省监察机构虽已成立,但开展节能监察工作要受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因为国家及省里尚未授予节能监察机构以执法权力,节能监察没有独立的执法资格。这一现状,阻碍了节能监察工作的开展。
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弱
“十一五”以来,国家对节能监察体系建设十分重视,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各地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快速发展,但很多地方仍存在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不足、技术力量不强等问题。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我国节能监察机构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上下两头”,国家层面至今没有建立节能监察机构,省一级基本建立,市一级部分建立,县一级大多还是空白。
甘肃省节能监察中心主任刘德义介绍,甘肃14个市(州)中仍有白银市没有成立节能监察机构,86个县(市、区)中还有54个县(市、区)没有成立节能监察机构。
“湖南省14个市州,目前建立节能监察机构的只有7个,县一级节能监察机构目前还寥寥无几。”刘永忠告诉记者。
机构不健全直接造成执法人员不足且专业技术水平不高。刘德义说,甘肃省市一级超过一半的节能监察机构人员到位率不足50%,其中到位人员中兼职的占到了三分之一,已经建立节能监察机构的县平均人员编制为3.3人,其中一半以上是兼职人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东部,这一问题同样存在。林永红告诉记者,晋江市每年要对140多家重点耗能企业开展日常节能监察,目前尽管成立了节能监察中心,但从主任到工作人员都是兼职,没有太多的精力花在监察工作上。
节能监察需专业化常态化